• [

    平面知識

    ]

    現代設計表現技法

    一、設計表現的意義
    1. 設計家的特殊的語言
    設計師的想象不是純藝術的幻想,而是把想象利用科學技術使喚之轉化為對人有用的實際產品。這就需要把想象先加以視覺化,這種把想象轉化為現實的過程,就是運用設計專業的特殊繪畫語言。把想象表現在圖紙上的過程。所以,設計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繪畫基礎和一定的空間立體想象力。設計師只有精良的表現技術,才能在給圖中得心應手。才會充分地表現產品的形、色、質感到遺憾,引起人們感覺上的共鳴。設計師面對抽象的概念和構想時,必須經過具體過程。也就是化抽象概念為具象的塑造,才能把腦中所想到的形象、色彩、質感和感覺化為具有真實感到遺憾的事物。設計的過程是非常微妙的。一個好構想會瞬息即逝, 設計師必須立刻捕捉腦中的構想才行。設計是一項為不特定的對象所做的行為,往往要超越國界、時空等距離?梢杂谜Z言、文字來描述、傳達。但是,作為人類共同語言,設計者必須具備的又不可缺少的技能---繪圖。繪圖的意義就像音樂家手中的五線譜一樣。一目了然。所以說,設計表現的表達能力是每一位設計者應具備的本領。
    2. 設計領域的溝通工具
    在設計師思考的領域里,采用的是集體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ハ鄦l,互相提出合理性建議,經幫結構上的比較。再說現代工業設計不同于傳統的手工藝品的設計和制作同出一人之手。而現代工業生產的產品設計者和生產制造者不可能是個體,工業設計經常是一種群體性的工作。因此,產品造型設計師在構想制作產品之前,就必須向有關方面人員---企業決策人、工程技術人員、營銷人員乃至使用者或消費者,說明該產品的有關情況,使該產品在政策不變的情況下,制造出最有利于生產美觀且受歡迎的產品。產品在生產醞釀過程中,生產者對產品的了解程度愈高,就能更好更順利地組合產品,并使其更具效率。這一系列的說明和陳述工作構成了表現的基本內容和任務。
    3. 推銷產品的武器
    許多產品設計公司,在生產出新型產品時,要推銷產品,運用攝影技巧,加上精美的說明文,作廣告宣傳。但是攝像機無法表現超現實的夸張的富有想象力的畫面。這時運用給畫專業的特殊技法,效果上更突出。因為人類具有很強的表現能力,可以隨意添加主觀想象,將產品夸張或有意的簡略概括。與攝像機相比,表現圖比攝像機拍出的產品多了幾分憧憬和神秘感到遺憾。照相機技術無法滿足無窮無際的想象。所以說,設計表現圖是推論銷產品的武器。
    二、設計表現圖的特點
    1. 傳真
    通過色彩、質感的表現和藝術的刻畫達到產品的真實效果。表現圖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傳達正確的信息。正確地讓人們了解到新產品的各種特性和在一定環境下產生的效果。便于各種人員都看得懂,并理解。然而,用來表現人眼所看的透視圖,卻和眼睛所看到的實體有所差別。透視圖是追求精密準確的,但由于透視圖與人的曲線視野有所不同,透視往往是平面的。所以透視圖不能完全準確地表現實體的真實性。設計領域里“準確”很重要。它應具有真實性,能夠客觀地傳達設計者的創意。忠實地表現設計的完整造型、結構、色彩、工藝精度,從視覺的感受上,建立起設計者與觀者之間的媒介。所以,沒有正確的表達就無法正確地溝通和判斷。
    2. 快速
    現代產品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有好的創意和發明,必須借助某種途徑表達出來,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無論是獨立的設計,還是推銷你的設計,面對客戶推銷設計創意時,必須互相提出建議,把客戶的建議立刻記錄下來或以圖形表示出來?焖俚拿枥L技巧便會成為非常重要的手段。
    3. 美觀
    設計效果圖雖不是純藝術品,但必須有一定的藝術魅力。便于同行和生產部門理解其意圖。優秀的設計圖本身是一件好的裝飾品,它融藝術與技術為一體。表現圖是一種觀念,是形狀、色彩、質感、比例、大小、光影的綜合表現。設計師為使構想實現,被接受,還須有說服力。同樣表現圖在相同的條件下,具有美感作品往往勝算在握。設計師想說服各種不同意見的人,利用美觀的表現圖能輕而易舉達成協議。具有美感的表現圖--干凈、簡潔有力,悅目、切題。除了這些還代表設計師的工作態度,品質與自信力。
    成功的設計師對作品的美感都不能疏忽。美感是人類共同的語言。設計作品如不具備美感,好像紅花缺少葉一樣,黯然失色。
    4. 說明性
    圖形學家告訴我們,最簡單的圖形比單純的語言文字更富有直觀的說明性。設計者要表達設計意圖,必須通過各種方式提示說明。如草圖、透視圖、表現圖等都可以達到說明的目的。尤其色彩表現圖,更可以充分地表達產品的形態、結構、色彩、質感、量感等。還能表現無形的韻律、形態性格、美感等抽象的內容,所以,表現圖具有高度的說明性。
    三、美感與表現
    1. 現代工業品的審美價值
    現代工業產品是現代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結晶,是先進的科技成果應用到工業生產中,生產出新的具有優良功能和美觀相一致的產品。 現代工業產品具有自身的“視覺語言”。首先是產品形態的美感,運用形態要素:“點”、“線”、“面”、“體”、“空間”、肌理“等,再運構成要素“形式”、“節奏”、“韻律”、“對比”、“調和”、“變化”、“統一”等形式美感,來展示產品形態美。結合產品的材質、光澤、色彩、肌理都影響了該產品的美感,工業產品的審美價值必須建立在功能與美觀統一的前提下,以現代工業手段為基礎,去探索美的形態。現代工業產品在生活中能給予人們的美感有自身的規律,它給人類以精神影響,它接觸每一個人,又這樣曠日持久地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感受,這一點是其它任何藝術形式所有能比擬的。工業產品內外質量的一致,不但是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物質生產水平,同時也是文化藝術水平的體現 。 為了更好地滿足人的需要,讓消費者使用方便、舒適、設計師必須掌握消費心理學,為了使設計符合客觀物質和工藝條件的可能性,使產品預想更好地得到實現,必須掌握材料工藝條件的可能性,使產品預想更好地得到實現,必須掌握材料工藝學,為了使產品造型符合和趕超現代設計新潮,設計師更須掌握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透視學等基礎。不僅發此,工業設計還要解決的是產品功能的問題,使產品易于被人們親近和接受,因此,必須掌握人體工程學,歷史上由包豪斯的先驅者們最先提出來的功能主義設計原理,長期指導著設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設計師具有技術與藝術的高度統一。
    2. 色彩在工業設計中的使命
    1).色彩
    色彩四處留情,豐富了整個世界,它也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用來表達個性,表達情意。如果這個世界上失去了色彩,物體的存在將只是形體,而不再有靈魂。
    所以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色彩對于人們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種語言,用來告訴人們,也來吸引人們。
    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無時無刻不和色彩發生聯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品,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消費品,都以令人耳目一新的顏色,在市場上向我們顯示出色彩的威力。這種色彩刺激,關系到我們的購物欲望。換句話說,我們在有意無意中購買顏色。
    2).產品的魅力
    除了商品本身的機能,形狀,色彩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色彩美是人的視覺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間美,每種色彩組合都有自己的特性,在視覺上、感性上和意象上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根據色彩不同的特點,我們可以運用它表現產品本身的功能,色彩給我們建立共同的意念,同時成為互相傳遞訊息的媒介。
    色彩=語言(信息)
    色彩具有感情=當看到某一色彩時,使人聯想到該產品的使用場所。
    色彩的表現力豐富,能使人感到冷暖、前后、輕重、大小、動靜和軟硬,這自然是利用人的心理感受。
    色彩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色彩隨著一年一度的國際流行色。世界上的設計家都致力于打開色彩新領域,以求始終保持色彩的新鮮感,每年的國際流行色也提高了公眾對色彩的審美能力,所以在產品的色彩設計上強調色彩本身的表現力和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感情和配色規律,設計師對產品色彩了解的越多,能準確掌握色彩語言和功能,設計出大眾喜歡的產品。
    3. 產品美感的心理特征
    人們對產品的審美感有著特殊的心理特征,是由以下多種感受的全部或部分共同組成的。
    1) 屬性感 屬情感是在年齡、性別、種族、職業、文化程度等消費者中產生的共鳴感,產品要根據不同的消費者的心理特點來進行設計,才能使各層次的消費者產生愉悅感,如男性產品在造型上要求粗獷、大方、多采用直線形,富有男子漢的氣派。而女性產品則講究秀美,纖巧,多使用曲線型,符合女性的心理。
    2) 新奇感 產品的外觀造型具備強烈的視覺吸引力,根據消費者求新、求奇、求變的心理,產品采用多功能新技術、新材料,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
    3) 特色感 產品造型通過精心設計,使產品使用功能――結構、材料、造型在風格相統一,相得益彰,能深刻反映產品固有的特色和魅力,從而使消費者迅速地選擇同種效率不同的牌號的產品。
    4) 適用感
    產品的造型和功能可使消費者對產品產生適用感,這種感受含許多因素,如:式樣美觀、經濟方便、耐用感、便力感、安全感、長期保用、滿足感等。這些都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美學應用規律來剖析,凡是適銷對路的產品都體現適用美和欣賞美的一致性。一件成功的產品,必須會在人們的適用中,給人以美的享受。這處美的享受就包含了欣賞美感和使用時的舒適愉悅感,欣賞美與適用美的統一。簡單地說起來就是“美”與“用”的統一!坝谩笔俏锲返男в霉δ,“美”則是“用”的外在形的完善與內容的和諧統一。產品如果只注意外觀美,而忽視功能,也就不稱其為美,F在消費者普遍認為“罐頭好吃蓋難開”!昂贸浴北緛硎且环N美的享受,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蓋撬開,那么美的享受就會煙消云散。人機教育!。。。!
    人機工程學和工業設計在基本思想與工作內容上有很多一致性:人機工程學的基本理論“產品設計要適合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與工業設計的基本觀念“創造的產品應同時滿足人們的物質與文化需求”,意義基本相同,側重稍有不同;工業設計與人機工程學同樣都是研究人與物之間的關系,研究人與物交接界面上的問題。由于工業設計在歷史發展中溶入了更多的美的探求等文化因素,工作領域還包括視覺傳達設計等方面,而人機工程學則在勞動與管理科學中有廣泛應用,這是二者的區別。
    工業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規劃活動,是一門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同時受環境/社會形態、文化觀念以及經濟等多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即工業設計是功能與形式、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工業設計的出發點是人,設計的目的是為人而不是產品,工業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三項明確地體現了現代工業設計強調“用”與“美”的高度統一,“物”與“人”的完美結合,把先進的技術科學和廣泛的社會需求作為設計風格的基礎,概而言之,工業設計的主導思想以人為中心,著重研究“物”與“人”之間的協調關系。
    人機工程學,在美國有人稱之為人類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人因工程學“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在歐洲有人稱之為“ERGONOMICS”,生物工藝學,工程心理學,應用實驗心理學以及人體狀態學等待。日本稱之為“人間工學”,我國目前除使喚用上述名稱外,還有譯成工效學、宜人學、人體工程學、人機學、運行工程學、機構設備利用學、人機控制學等。人體工程不的命名已經充分體現了該學科是“人體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結合,實際上,這一學科就是人體科學,環境科學不斷向工程科學滲透和交叉的產物,它是以體科學中的人類學、生物學、心理學、衛生學、解剖學、生物力學、人體測量學等為“一肢”;以環境科學中的環境保護學、環境醫學 、環境衛生學、環境心理學、環境監測技術等學科為“另一肢”,而以技術科學中的工業設計、工業經濟、系統工程、交通工程、企業管理等學科為“軀干”,形象地構成了本學科的體系,從人機工程學的構成體系來看就是一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其研究的領域是多方面,可以說與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都有密切的關系。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