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他設計相關

    ]

    折頁工藝及應用指導

    一、折頁的方法及應用
    折頁是指將印刷好的書刊及單頁印刷品按照頁碼的順序折疊成一定規格幅面的工作過程。在開始進行出版物工藝設計時,首先要確定出版物的折頁方式。在設計折頁 方式時,應考慮出版物的開本尺寸、頁數、印刷裝訂設備等。通常書刊中圖文的位置與順序是根據折頁過程中,紙張轉動的情況和折縫的位置而定。目前折頁的方式 可分為如圖附3-1所示的平行折頁,垂直折頁,混合折頁,特殊折頁等。平行折頁法和特殊折頁法(包括包心折頁法、扇形折頁法等)多用于折疊長條形的印刷品 的設計,如廣告、說明書、地圖、書貼中的表和插圖等。垂直折頁法是應用最為普遍的折頁方法,主要用于書刊的內頁的設計。而混合折頁法又稱綜合折頁法,即在 同一書帖中,既有平行折頁,又有垂直折頁;旌险垌摲ㄟm用于3折6頁或3折9頁等形式的書貼。
    1.gif
    圖 附3-1 折頁的方法

    二、拼版的方法及應用
    拼版是指將要印刷的頁面按其折頁方式按頁碼順序排列在一起,其大小由印刷幅面及印刷紙張的大小來定。拼版可分為:零件的拼版和書刊的拼版兩種。
    1、 零件的拼版
    零散件在印刷品中占有較重的份量,例如,一張需要正反印刷幅面為16K的印品,可拼成如圖附3-2所示正反印刷的雙面版,為了節省印版也可拼成如圖附3-3所示,在印刷時不需調換叼口邊的單面自翻身版。
    2.gif
    圖 附3-2 正反面印刷的雙面版式
    3.gif
    圖 附3-3 自翻身印刷的單面版式

    若是16開本的雜志封面,在拼版時可按照下列方式拼成自翻身版,其排版方式如圖附3-4所示。
    4.gif
    圖 附3-4 自翻身版及其排版方式示意圖
    若是四折,則可按其紙張的不同拼成不同的版式。例如如圖附3-5所示的尺寸為100×185×4折的扇形折疊小冊子,在使用787×1092(mm)紙 張,采用四開幅面進行印刷時,其排版方式則采用如圖附3-6所示的滾翻版。該種方式在印刷翻身時,因需要調換叼口,故在印刷高精度的印刷品時,對印刷設備 和紙張的有較高要求。
    5.gif
    圖 附3-5 扇形折疊及排版方式示意圖
    6.gif
    圖 附3-6 拼版方式示意圖

    2、書刊的拼版
    書刊(雜志、畫冊、圖集等)在印刷前的拼版作業時,必須首先了解所需拼版書刊的開本、頁碼數目、裝訂方式(騎馬訂、鐵絲平訂、鎖線裝或膠訂)、印刷色數(單色、雙色或四色)、使用紙張的厚薄和折頁形式(手工折頁或機器折頁)等工藝要素,才能確定其拼版的方法。
    拼 版方式選擇得當,不但能使拼版裝訂順利,還能節約費用,提高書刊的質量。在印刷工藝中,書頁的編排是有特定的規律可循。無論頁碼多少,都需按照規律將其編 排在特定的版面中,才能進行印刷。即折頁數(F)與頁數(L)和版面數(A)與印張數(I)之間具有一定的規律,即 第一折形成兩頁4個頁碼,第二折形成四頁8個頁碼……,折數與頁數和版面的關系如表附4-1所示。
    7.gif
    表附3-1 折數與頁數和版面的關系
    其可用公式表示為:
    L = I×2F
    A = 2L =I×2F+1

    目前盡管裝訂的方式很多,但是的拼版頁數編排方式只有以下兩種:
    (1) 折頁、裝訂方式為套帖式:
    套帖式如圖附3-7所示,主要用于騎馬訂。例如一本書刊有64個頁碼,每一帖為16個頁碼(即64P每帖16P),采用騎馬訂,折頁、裝訂為套帖式,則其拼版方法如圖附3-8所示。
    8.gif
    圖附3-7 折頁、裝訂為套貼式的方法
    9.gif
    圖 附3-8 套帖式拼版示例
    (2)折頁、裝訂方式為排帖式:
    排帖式如圖3-9所示,主要用于膠裝和線裝工藝。例如上例64個頁碼的書刊,每一帖為16個頁碼(即64P每帖16P),采用膠裝,折頁、裝訂為排帖式,則其拼版方法如圖附3-10所示。
    10.gif
    圖附3-9 折頁、裝訂為排帖式的方法
    11.gif
    圖附3-10 排帖式拼版示例

    印刷折頁工藝
    折頁的方法有手工折頁和機器折頁兩種。單張紙印刷的大幅面印張,都需要經過手工或折頁機頁才能成為書帖。卷筒紙書刊輪轉印刷機上帶有專門的折頁機構,因此印刷折頁在一臺機器上連續完成。
    一、手工折頁
    用手工把印完的印張按頁碼順序和規定的幅面,折成書帖,稱為手工折頁。隨著裝訂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手工折頁在書刊印刷廠中用得越來越少,目前只有印數較 少的書籍、零頭書頁、尾數補救、返修,還有一些特殊折法的書帖要用手工來完成。手工折頁的工具為一張折頁臺和一根折頁板。根據試折的情況,將印頁擺好,如 圖2-14所示,而后進行二折、三折、四折。折好一帖后,檢查頁碼順序是否準確,頁碼和折縫是否齊整,折成書帖的折標是否居中在折縫上等,然后將折好的書 帖撞齊并捆扎。
    二、機器折頁
    機器折頁是把待折的印張,按照頁碼順序和規定的幅面,用機器折疊成書帖?
    目前常用的折頁機都是由給紙裝置、折頁機構和收帖機構三個部分組成。
    給紙裝置主要是擔負著分離和輸送紙張的任務,能準確地將印刷頁輸送到折頁部分。
    折頁機構是將給紙裝置輸送來的印刷頁按開本的幅面,依頁碼順序折疊成書帖。
    收紙機構是將折成的書帖有規律地進行堆積。
    1.折頁準備。折頁機構是折頁機上最主要的部分,它的裝配精度和調整精度直接影響折頁的質量。因此在折頁機開啟之前,需要對折頁機各部分進行檢查和調節,主要檢查和調節的部位有:
    ①裝紙前要檢查印張有無差錯,使用環包式裝紙形式時,印張放在輸紙臺上應均勻地按階梯狀把每張紙錯開1.5~2mm的間距,印張上的最小頁碼朝上,折標 朝上。使用平臺式輸紙形式時,印張整齊地平放在堆紙臺上,最小頁碼朝下,裝紙要及時不可影響輸紙速度,保證折頁的順利進行;
    ②檢查側規和擋規(前規的位置以保證印張的橫向和縱向的定位;
    ③使用柵欄式折頁機時,根據不同折數的折頁要求,使用或封閉各個柵欄,完成一折或幾折的多種折頁方式與幅面的折疊;
    ④根據折頁的方式、紙張的厚度和每折的頁數調節折頁輥之間的距離和中心線的位置,使印張被壓入兩折頁輥縫的兩端高低一致,以保證印張輸送的速度,使折頁平穩,避免出現印張歪斜或撕破皺折現象;⑤根據調好的折頁輥的間距,調定折刀的正確位置等。
    折頁機上還裝有切斷和打孔裝置。切斷裝置的作用是將全張印刷頁在一折的過程中裁開分為兩張。從全張刀式折頁機的性能來看,它的第二折部分有兩套折頁裝 置,經第一折后只有裁開才可進行第二折疊,否則無法進行折頁。另外,印張裁開以后,使書頁折成書帖后厚度減薄,從而提高折頁的精度。裁切后的紙邊刀口應光 滑,否則應檢查或調換分紙刀。打孔裝置的作用是在下一折的折縫線上預先打一排長孔,為了折疊時便于排出紙內的空氣,防止折頁時產生皺紋。打孔刀的位置與折 縫必須一致,并應將書帖折縫劃破劃透,但不得將其劃斷,以免散頁和掉頁。在四折線上的打孔裝置,用于無線膠訂的打孔,裝訂時膠液就通過劃破的刀口滲透到書 帖訂口的每一頁,從而使每張書頁都互相粘牢。
    2.折頁過程。由 于印張幅面與書刊開本尺寸的不同,特別是印刷用紙的厚度不同,對折頁的次數(書帖中的頁數)要求也不一樣。一般為二折頁、三折頁,最多為四折頁。8面/ 帖,即二折頁,一般應用在厚紙或零頭頁帖;16面/帖,即三折頁,用在一般書帖,為基本帖;32面/帖,即四折頁,應用在薄質紙或一般書帖的書頁。
    12.jpg
    目前常用的ZY102型和ZY104型全張刀式折頁機,能把全張印刷頁折疊成所需幅面的兩個折帖折疊方式為二折頁、正反三折頁、四折頁、雙聯頁等。 它們的折刀順序如圖2-8所示。ZY102型全張刀式折頁機32開折頁的過程如圖2-15所示:圖中1為全張印頁沿箭頭方向進入折頁機,A-A為第一折 線;2為經第一折刀折疊后的幅面,其中B-B為裁切線,C-C為第二折折線;3為經第二折刀折成的兩貼相同的8開幅面書頁,D-D為第三折;4為第三折刀 折疊成的兩帖相同的16開幅面書頁,E-E為第四折線;5為經第四折折刀折疊成兩帖32開單聯書帖。
    如果說,10年前書刊印刷質量的好壞還停留在紙頁印刷是否有套印不準、糊版和臟點等方面,如今,隨著大量先進膠印機的投入使用,印刷質量已是一個全面的、全新的概念。一本書加工過程中的任何環節,其工藝設計都不能忽視。折頁是印后加工工作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工序,折頁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書刊的整體質量。
    幾乎所有需要成冊的印刷品都有折頁這一環節,如企業產品宣傳冊、騎馬訂書刊、無線膠訂產品、畫冊等等。加工這類產品,通常的折頁問題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1.拼版時,上下版頁碼不能準確吻合。經折頁后,前后頁頁碼及版心位置會出現誤差,有時誤差會很大;
    2.印張通過折頁機,有時可能被擦破,有時會出現"八"字皺痕跡。
    尋找這類故障的產生原因時,很多人往往很武斷地把責任歸咎于折頁機師傅操作不當,并讓他們反復調節機器,試圖糾正和減少誤差。但是,如果我們從工藝角度分析,這類誤差發生的原因往往集中在生產科工藝設計人員對紙張、機器兩者之間的適性了解不夠,從而造成最終折頁質量不高。

    紙張的限制

    我們很多人郡曾折過紙飛機,也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你使用的紙張越厚、折疊的次數越多時,所需要的力氣就越大,而且還折不準、折不漂亮。有過這樣的經驗后就不難理解,如果一張1209/m2的紙張被折了3次,最終得到8頁16面。書帖折縫一方面靠著折頁機中折頁輥的擠壓變得平服,另一方面壓力也會使紙張變形,顯現在折帖上就會沿著折縫中央上部出現"八"字皺,這是紙張和折頁輥相互作用的結果,通過調節折頁輥間的壓力是無法改變這種現象的。
    但是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以提高折頁質量。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沿著折縫打花輪刀。產生"八"字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使用了質量較差的紙張或折頁前紙張已受潮變形。
    對于另一個常見的折頁問題一一頁碼套不準,要想從折頁機上著手糾正,較為困難。雖然我國裝訂質量標準對此誤差范圍有明確的規定,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努力,提高折頁精度,減少誤差。當出現圖片、文章塊、圖案或線條跨兩頁或圖片、邊框和線條離裁切邊緣距離較近這樣的版式設計時,出現八字皺或頁碼對不齊特別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如何減少因紙張問題造成的精度誤差

    如果不考慮機器本身的原因,紙張是影響折頁精度的最大因素。我們知道,每一種紙張不論種類、克重都有一定的厚度,當一張紙折疊次數不多時,頁碼間距誤差不大;當所有折好的書帖最后采用疊配法成為一本書芯時,對精度的影響也不大。但是,如果紙張較厚,折數又較多,并且折出的書帖需要進行套配(騎馬裝訂)成冊時,就會在書脊處產成一定的厚度。這個厚度會影響折頁精度,會造成如下問題:當我們拼版時,版芯位置拼的很準,但最后成書時,最里面一帖的頁碼整體向外偏移,即頁碼離前口裁切處較外帖距離近,使得整本 書頁碼不齊。
    這個誤差只能在印前拼版時有意加以糾正。生產工藝設計人員安排生產任務時,應全面綜合地考慮機器與紙張的關系,將誤差盡量糾正在前,若要最后在機臺上改正就來不及了。我們的建議是;當進行騎馬訂裝訂,或仍然采用膠訂但紙張較厚時,要考慮紙張厚度對折頁精度的影響。一般的無線膠訂可以忽略。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因為紙張較厚,而過度調節折頁輥間的壓力使折帖平服,這樣做只會造成折縫產生褶皺,并損壞折頁機的心臟--折頁輥。如果遇到較為特殊的產品,最好征詢裝訂工人的意見。
    下面給出國際上通用的標準,不論是STAHL、MBO還是國產的紫宏折頁機,每種紙張(按克重)最多能折的次數,供生產設計人員安排工藝時參考:

    折頁種類 紙張克重(g/m2)
    折1折 180以上
    折2折(十字交叉折) 150
    折3折(十字交叉折) 120
    折4折(十字交叉折) 80以下

    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出80克以下的紙張最多折4次成32面折帖,其它幾種不同厚度的紙張都有特定限制,而超過180克的紙張只能折一次,并且折縫應和紙張的絲縷方向一致,再厚的紙張應采用事先壓痕才能保證折頁質量。這些經驗都是廣大裝訂工人在長期生產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生產工藝設計人員在安排生產工藝時應引起重視。

    為了避免折頁次數對紙張的要求,有一些作法供工藝設計人員參考,即采用扇形折和十字交叉折相配合代替國內最常用的十字交叉折頁法折書芯。采用3次扇形折和 1次十字交叉折得出16面折帖,這種折法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紙張原因造成的八字皺,且不必采用花輪打孔,是一種相當好的方法,但很多工藝人員都不愿意使用,原因就是大量工作必須重做,不僅要考慮紙張的尺寸、印刷機的印刷幅面、折頁機的折頁規格,而且以前常用的已畫好的臺版紙要重畫,熟悉的折樣也要重新做。除此之外,紙張的絲縷方向對成品的影響等因素也要考慮, 這樣一來,很多人放棄了這種方法,但國外卻經常采用這種方法安排畫冊、厚紙印刷品的生產。

    折頁過程中薄紙的處理方法

    折薄紙印刷的產品(60g/m2以下),如電話號碼簿等,使用混合式折頁機,第1折頁系統是柵欄,紙張進入柵欄時,由于較輕,經常會發生歪斜,其次,由于摩擦阻力遠遠大于紙張的挺度,進入柵欄的紙張很多時候還未達到頂端的擋規,就已在折頁輥間發生彎曲,造成折頁精度不夠。

    為減少這種現象的產生,可以在制版時作改動:一種方法是使進入折頁機的頁張絲縷方向要和第1折折縫垂直。這樣做能增加紙張折頁時的挺度,但實際操作時應結合紙張規格、折頁樣式和現有的折頁設備綜合考慮。另外一種解決方法是采用刀式折頁機,速度雖不理想,但紙張進入折頁系統時不需上行,(頁張在柵欄板中必須上行才能到達擋規),從而避免了薄紙較易產生褶皺的現象。

    下載幣 +1 枚 
    --------------------------------------------------------------------------------------------------------------------
    質量評星 +2 顆  下載幣 +18 枚  金幣 +1 枚 
    --------------------------------------------------------------------------------------------------------------------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