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他設計相關

    ]

    設計軟件心得 轉

    平面設計行業多年的心得體會和實用經驗
    玩了幾年的平面設計,接觸了N多的設計軟件,目前常用的設計軟件就有5個,沒有驚世駭俗的大作,只有一些膚淺的心得體會,在此,簡單的先講下幾年來本人接觸的不同設計軟件之間的優略。歡迎各路高人參與討論。
    Photoshop  簡稱PS  使用平臺:PC / MAC   
          大名鼎鼎的圖像處理軟件,地球人都知道。本人從PS5.0版本開始玩到現在,該軟件是世界上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圖像處理軟件,它的特點可分為圖像編輯、圖像合成、校色調色及特效制作等。強大的濾鏡菜單可以完成設計者所需要的各種特效,另外還支持第三方插件(俗稱**濾鏡)。圖層功能也是該軟件的特色之一,圖層面板的使用很直觀。使用PS的時候“所見即所得”是其特色,至于更多功能不一一介紹,對于該軟件的評價用一句話概括:“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PS由Adobe公司出品,該軟件的推出被評為世界上百大最具價值的貢獻之一。PS的簡介我就不啰嗦了,講多也是浪費口水。

    Illustrator   簡稱AI  使用平臺:PC / MAC
          Adobe公司為了彌補PS在矢量圖處理上的不足,推出了該款基于矢量概念的圖形處理軟件。是出版、多媒體和在線圖像的工業標準矢量插畫軟件!癐llustrator”的字面意思是“插畫師”。
          該軟件的圖層管理,是世界所有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當中最強大的,說道“圖層”,大家很容易就會聯想到PS軟件。有人質疑也許會問:那和PS的圖層管理相比較呢?AI的圖層管理的確比PS的圖層管理更強大,更細致,更方便。因為在AI軟件里面,設計者所做的每一個操作都會被電腦記錄,自動生成一個新的圖層,哪怕是一根線條、一個色塊、一段文字或是一條路徑等等。很方便管理。在PS里面就不能這樣。該軟件除圖層管理的功能外,節點編輯也是特色之一,應用領域涵蓋線稿設計、生產多媒體圖像、專業插畫、互聯網在線內容制作、印前出版發排等等。與PS配合使用,可以創造出讓人嘆為觀止的任何圖像效果。另外它的操作界面和PS非常相似,很有親和力。特別需要指出的是AI也有中英文版本之分,如果出于愛好的玩票性質,大家可以選擇中文版,如果需要應用到專業領域,即產生商業價值行為的,請使用英文版(中英文版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AI與PS不存在兼容問題。本人對該軟件的評價是:“矢量之王”。

    CorelDRAW  簡稱CD  使用平臺:PC
          由加拿大Corel公司出品。實際上CD是一個繪圖與排版的大型程序包,它提供的功能有頁面排版、矢量圖制作、位圖編輯和網頁動畫等多種功能。CD甚至可以創建長達5公里的單個文件。
          對于CD,本人使用它不是特別的溜,F在CD的版本已經升級到X3版本,但普遍使用的是仍然是9.0版本,這個問題一致困擾著我,理論上版本越高,功能越簡便、越實用,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以后,是這樣解釋的:Corel公司在中國首次推出的中文CD版本為8.0,雖然進行了大力的推廣,但因為當時中國市場的風氣問題,Corel公司放棄了9.0的簡體中文版的開發工作。繼而,中國某公司開發了該軟件的中文漢化版本,但因為漢化的問題,出現了軟件的前后不兼容。 后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后,Corel公司雖然在開發10.0之后的版本,都開發了中文平臺,但因為9.0的根深蒂固,10.0及后來的版本都并沒有能**9.0占領中國的市場。另外關于9.0版本,非常不幸的告訴大家,盡管9.0中文版是大家用得最多的版本,可是Corel官方根本沒有承認過該版本。這就解釋了另外一個問題:用高版本的CD無法打開9.0版本創建的文件,就是這么一個道理。國內印刷廠或是印前輸出公司都必須要有一套正版CD軟件或正版FIT(方正飛騰,國產另一專業排版軟件,特別排報版使用率極高),才具備行業資格,才被國家認定為合法企業。

    Freehand  中文直譯為“**的手”,使用平臺:PC / MAC
          由Macromedia公司開發,對于這個軟件,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我們大家很熟悉的Flash軟件就是這個Macromedia公司開發的另一著名軟件。
          Freehand同樣也是一個矢量軟件,小到制作海報招貼、大到機械制圖、建筑藍圖,Freehand都能順利完成?梢奆reehand是一個功能非常強大的圖形設計利器。但它的體積卻比AI和CD要小得多,Freehand被廣泛應用與出版印刷、插畫制作、網頁制作、Flash動畫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 FreeHand 10.0版本是第一個PC平臺上的簡體中文正式版,它解決了PC平臺Freehand中不能輸入中文的問題,而英文版則不行,所以PC平臺沒有使用英文版的選擇 (MAC平臺則沒有該問題)。我們國內南方設計師比較偏好使用AI軟件,而北方設計師更喜歡用Freehand。

    PAGEMAKER  簡稱PM,中文直譯“頁面制造者”,使用平臺:PC / MAC
          也是Adobe公司的著名排版軟件,對于文字處理,PM是相當的專業,該軟件在PC機還沒有流行使用于出版行業領域的時候,絕對是出版行業的首選排版軟件,在MAC機(蘋果機)上大行其道。(關于蘋果機,裸奔兄會在后面介紹)。本人對該軟件有種特殊的情感,因為剛入行的時候就是使用PM來工作的。
          PM的功能相對比較單一,單一也意味著它的專業,它是專門針對出版發排的,它的圖形置入功能很實用,比CD要完美得多,在CD內置入TIF圖,都是以實圖嵌入的方式,從而造成了文件體積龐大、笨重,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個CD文件在圖片多的情況下往往達到二三百兆的字節,而PM比CD高明得多,PM只是置入圖片的假象,在文件外部鏈接圖片的方式。一個哪怕幾十兆的圖片,置入到PM文件內,只增加了幾十K而已,打開文件速度相當塊,另外頁碼的編排也很方便實用,無論有多少的頁碼,只需要用幾分鐘進行簡單的設置就可以輕松搞定,CD在這方面簡直是弱智。PM的缺點:文本無法轉曲線,因為沒有像CD那樣的文字轉曲功能,所用到的字體都必須連同文件、圖片一起拷貝保存,以便于跨機使用。還有個缺點就是使用PC機平臺進行印前輸出的時候,文字容易跑位。

    FIT  中文名稱:方正飛騰, 使用平臺:PC
          方正飛騰是國產的一個專業圖文排版輸出軟件,在中文環境領域當中,飛騰要遠遠優于其他國外的同類產品,國內有相當數量的出版社、畫報社、印刷廠、印前輸出公司等,都有飛騰軟件的身影,國人當然用國貨啦! 另外,飛騰無**,因為飛騰軟件光盤附帶一個U盾加密狗,只有將這個U盾連接到USB接口才能使用飛騰,所以,即使我們擁有飛騰軟件,但是沒有相匹配的U盾加密狗的話(只有正規渠道才能買到),我們是無法使用他的,從這就是為什么飛騰無**的原因。
          飛騰的功能和PM較為相似,它有一特色很重要:尤其是反向橫排(由右至左念,但是其中英文還保持順排),你打死 word 它也排不出這種方式來。還有“豎排字不轉”,可以使你豎排的數目字和英文不側躺90°。飛騰的圖像管理和PM也是非常的相似,在飛騰中,可通過“圖象管理”對話框,將文件中置入圖片的名稱、類型、色彩模式、所在的頁碼和圖片路徑這些信息打印出來。還可以改變圖像文件的連接關系。 因為支持OLE2.0(即不同程序間交換數據的標準接口)更可直接粘貼Excel或者在CD中的元件過來使用了,兼容性相當理想。
    飛騰也有個缺點就是套。ㄒ步醒a漏白)需要手動設置。

    InDesign  使用平臺:PC / MAC
          同樣是Adobe公司出品的一款排版輸出軟件,InDesign的出品完全是用于替代PM軟件的(關于PM,前面有介紹),Adobe公司一直通過對PM的修改和完善來滿足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但InDesign卻不是PM的升級版,由于PM并不是 Adobe的原創軟件(收購了PM的原創公司),所采用的軟件技術也已相對落后,修改難度日趨增大,而且很難與強勢的PhotoShop很好地融合,Adobe公司希望它完全取代PM,而逐漸將PM淘汰掉。并采用了最新的技術,重新構建了新一代排版軟件——InDesign。對它的定位也很清晰,就是“PM終結者”。InDesign同時也是Adobe PDF戰略的重要步驟,是PDF應用的核心。
          一旦用戶完成從PM和Quark XPress(另一即將淘汰的排版軟件)到InDesign的過渡,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對InDesign偏愛有加。與PS和AI共享了Adobe的核心技術,將圖像處理、圖形創意和排版有機地融為了一體,珠聯璧合。如在PS中制作的路徑和通道,能夠被InDesign識別;在PS中制作的陰影、羽化、透明效果的參數能夠被InDesign所接受,并可在InDesign中繼續編輯;在Illustrator中制作的圖形可以直接用鼠標拉入InDesign,并且InDesign還可以繼續對圖形進行修改;而且InDesign在界面風格、菜單名稱和操作習慣上InDesign與PS非常相似,對業內人士而言非常易學易用,甚至不需要進行任何培訓。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精品